正易说
化翁亲视监化事
月在先日在后为否,此先迷也,日在先月在后为泰,此后得主也,金火正易而月在日后故为否往泰来也。
己亥宫为月之终日之复,故亲日月之政也,己亥宫为日极体位亲政则,戊戌宫为先天而尊空也。
丑宫得旺者,地政辟丑而为上元丑会也,子宫退位者,子运之一八,复上月影生数退而为后天皇中月也,此言先天子运变于后天丑运也。
先天三元数,甲己夜半生甲子,丙寅头,后天五元数,己甲夜半生癸亥,丁卯头也,丑宫得旺为后天则自亥至卯,为五元故先天之寅头谢位而后天之卯宫用事也,此言年头之三元变于五元也。
五运运,六气气者,运气如二十八宿运气图,日月之运行为运气也,日极月极之体位,起于戊戌己亥而戌五亥六,为月之体成数,故五六为皇中月之体成数也,五阳数主运行,故曰运也,六阴数主气质,故曰气也,先天太阴之政,五九而逆而用八,故错闰中,八为复上月影生数也,后天太阳之政,十五而顺而用六,故合正中,五六为皇中月体成数也,五六者十一也,皇中月以十一成体,此乃十一归体也,以其为体成数,故曰归体也。
五运六气在黄帝内经,五运者五行之水火木金土也,六气者君火相火土金水木也,五行加相火者也
五运五行数的构成遵循以下法则:
五行生成数:一六(水)、二七(火)、三八(木)、四九(金)、五十(土)相合为五十五数,此乃天地之总数;
六气五行数:在五十五数基础上加相火二七(以九为用),总计六十四数,对应《周易》六十四卦之数,。
五运属天而对应十天干之理,六气属地而对应十二地支之法。天地总数五十五(1+2+3+4+5+6+7+8+9+10=55)象征天道运行,主导阴阳变化与鬼神莫测之机;六十四卦数(8×8=64)则体现地道法则,通过卦象拟万物形态、类万物属性,
功德无量者,功乃武功平胃散,德乃文德养心汤也,武功平胃散者,月复一八七之八也,文德养心汤者,月复一八七之七也,于壬一,万折必东,于甲八武功平胃于丙七,文德养心,月复一八七则,为后天之世,此乃功德无量者也,无量者原天之谓而月復则,为后天,此乃原天也。
无极体位度数,度逆道顺六十一
皇极体位度数,度顺道逆三十二而实度数二十五
月极体位度数
月球运行起始于戊戌宫时,其初始一度的己亥位象征日复之位(能量的复位节点),故太阴周期在己亥位终结。随后于庚子位开启新一轮胞育阶段(象征新月始生)。此初始一度的己亥位在时空体系中具有"存而无显"的特性——其理论行度为三十日(完整朔望月周期),而实际观测度数仅二十四日(对应《周易》"三才两仪"的天地生成数理)。
日极体位度数
太阳起于己亥位,胞于丙午位。初初一度庚子虽似无实存,然计算仍以庚子为起始,故称“初初一度无而有”。行度定为三十六,实度数则为三十四。
七日而复,因初初一度庚子“无而有”之故,自七丙(对应于丙午)至四庚(对应于庚位)行七日循环,其数终成三十六。
化翁无位原天火
无位者,空无位,无形之谓也,无位诗道乃分三理,自然斯儒斯佛又斯仙则,化翁之体以儒佛仙三道之理,成也,原天火生地十己土者,生自然数之十数也。
己巳宫
先天而后天者,己巳为先天太阳之父,故后天也,己十数,故为后天也。
戊戌宫
后天而先天者,戊戌为后天太阴之母,故先天也,戊五数,故为先天也而尊空也。
第一节
言原度数也,阴生阴,阳生阳。地十己土生天九辛金。
己阴生阴干也 = 己十,辛九,癸六,乙三,丁二,戊五(己十戊五不变)
天五戊土生地四庚金
戊阳生阳干也 = 戊五,庚四,壬一,甲八,丙七,己十
此乃基于戊己生成之十干原度数,自然数必以阳生阴、阴生阳循环往复。
这一节是己阴生阴干、戊阳生阳干,形成父传子受之象,故成为十天干原度数。己十在内宗中生戊五,戊五在内宗中生己十,这是因为戊己五行相生完成一循环后,阴阳发生转变,再次通过五行循环来运行一阴一阳之道的缘故。
图片
在十干原度数中,戊己五十土、壬癸一六水、丙丁七二火的水土火之阴阳数,与先天的洛书五行数不变;唯独甲乙庚辛的阴阳数发生变化,成为甲八、乙三、庚四、辛九。这是因为万物之生生以水火为体、以土为生命体,而在万物变化中,体不变而用变,依据的是“体恒久用变化”之理。
甲乙木为种子生发之象,庚辛金为果实成熟之象。所谓先天与后天的变化,是指生长与成熟之间的变化。由于种子与果实在生长与成熟的变化中发挥作用,故甲乙木与庚辛金的本体不变,而其阴阳数所代表的“用”相互交换。
在金火正易图中,戊己、壬癸、丙丁之水火土居于内方,成为不变的“体”;甲乙、庚辛之木金位于外圆,成为变化的“用”,正是基于此理。
第二节
生长即指阴生阳,阳生阴。
地十己土生天九庚金
己阴生阳干也 = 己十,庚九,癸六,甲三,丙二,戊五。
天五戊土生地四辛金
戊阳生阴干也 = 戊五、辛四、壬一、乙八、丁七、己十。
壬癸一六水属阴阳数不变,故己宫含癸阴,戊宫含壬阳。
此节指出:己阴生阳干,戊阳生阴干,形成生长之象,因而成为洛书时运的象征。甲乙木与庚辛金均按洛书五行数理配置,唯丙丁二七火阴阳相易——二七为月亮光明之象,此处说明月光变化的象征。
己位为太阳之父,庚九金为太阳之象。庚金原度数为四,经己宫生长后成九,九为太阳原数,故太阳气盈前进;戊位为太阴之母,丁七火为月象。丁火原度数为二(月之原度数),其数变为七是因月过盈而先迷,最终退行至太阳之后形成后天月象。所谓「庚金九而气盈,丁火七而数虚」即阐明此理
第三节
论述克成,即阴成阴、阳成阳。
地十己土成天一壬水
己阴成阴干也 = 己十,壬一,丁二,辛九,乙八,戊五
天五戊土成地六癸水
戊阳成阳干也 = 戊五,癸六,丙七,庚四,甲三,己十,壬癸一六水之阴阳数不变,故己宫有壬阳、戊宫有癸阴。"成"为后天之象,故当为十干原度数。然水土金火皆为原度数,唯甲乙木取洛书生长时运之数。此因物既成熟,其体内藏下一代种子,独行生长作用之故,正如《易·序卦》下经地道行收敛作用时,唯独胎宫四卦行生长作用。甲乙三八木为种子之象,蕴含生长之理,故于后天成熟之时运中独取洛书生长时运之五行数。
此一节论述后天成熟之象。甲乙三八木与艮兑之三八数相通,故甲乙三八木为种子之象,而三八艮兑亦作为生长过程之月,象征未成熟之果实。艮兑之未熟即为后天,因而《易·序卦》亦以六月未熟果实之"未济卦"象终结全书。
以"土生金、金生水"之例观生成之理:土生金为一世父生二世子,金生水为二世子生三世孙,一世父之土克三世孙之水即祖成孙。故一世为祖之世代,二世为子之生,三世为孙之成。以宇宙观之,一世祖为原天,二世子为先天,三世孙为后天。原天为祖之世代,先天为子之世代,后天为孙之世代。故言"土克水"非相克之克,实为祖使孙成熟之"克成"。
丙甲庚三宫
十干的阴阳数中,唯有戊己(土)与壬癸(水)不变,而丙丁(火)、甲乙(木)、庚辛(金)皆可变,形成先天与后天交替变化之象。所谓“十土六水不变之地,一水五土不变之天”即此意。
丙、甲、庚三干属阳,为先天之天象,故称“三天”之象。若从阴阳数看,其原度数为丙七、甲八、庚四;然甲、庚二干以阴数属地,称为“两地”之象。因此,丙甲庚作为先天之“三天两地”,构成先天天地之象。
丁乙辛三宫
丁乙辛三干为阴,故为后天、为地,此乃三地之象。若以阴阳数观之,其原度数为丁二、乙三、辛九,而乙辛二干为阳数,故为天,此乃两天之象。因此,丁乙辛作为后天的三地两天,构成后天之“地天”。
丙甲庚三宫与丁乙辛三宫,体现了先天之“参天两地”与后天之“参地两天”之理。甲庚乙辛之数的变化,亦成为金火正易图外圆排列的原理。
子寅午申
丑卯未酉
地的十二支方位中,戌亥与辰巳作为分界线存在,因此十二支的先天与后天表示中不包含戌亥和辰巳。
己巳宫是太阳之父,月亮亦在己巳宫完成“度成道”。而太阳在辛亥位逆向形成,表明巳亥是先天与后天的分界。此外,太阳生于己巳、复于己亥,此亦体现巳亥的分界性;后天中,己甲夜半生癸亥,亥又成为先天与后天的时间分界。
因辰巳戌亥作为十二支阴阳方的分界,子丑寅卯属阳方,午未申酉属阴方。子寅午申为阳支,故属先天——其中子寅位于阳方,为先天中的先天;午申位于阴方,为先天中的后天。因此,子寅与午申形成先天的先后天之分。
丑卯未酉为阴支,故属后天——其中丑卯位于阳方,为后天中的先天;未酉位于阴方,为后天中的后天。因此,丑卯与未酉构成后天的先后天之分。
上元丑会干支图
己土十,丑土十,因此己丑为后天丑会之始。
二十八宿运气图
图乃「复之理」所载。
图片
二十八宿本是表示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余,然于后天不以日月行度为用,而取运气之行度。故月每日行一宿,而二十七、二十八两日无星宿对应,是因月至二十六日行至氐宿时,光明之政不得施行,故二十七日后四日间为月光空缺之时。角、亢二宿为无光之位,故将亢、角配于二十九日与晦日,以示先天月尊位空缺之象。
日月为水火,水火之正位在子午,故日月运行以子午为变化之位。月复之一八七,即壬子午之晦日、甲子午之十二日、丙子午之二十四日。「何物能听角」为一壬,「武功平胃散」为八甲,「文德养心汤」为七丙。
月自戊申复始,「神明氐不亢」即戊申二十六日。所谓「神明」,因日月之政至神至明,故称日月光明之政为神明。月政行至二十六日氐宿时,复归戊位母胎,故月光至此终止。自二十七日起,光渐微弱而无法施政,故月政止于氐宿,其位空虚,不再行至亢宿。
室宿对应十六日,月分于戌(先天之始);张宿对应初三日,月魂生申(后天之始)。从室宿的先天之始至张宿的后天之始,是太阳逆生倒成的三十六度周期,即月亮沉水潜月的阶段。因此,室张三十六宫象征先天月亮在三十六宫中的神明氐宿不亢期间,标志着后天三十日周期的初始。
正明金火之理:"谁识先天复上月"指金火日生宫之理。所谓"日复己亥宫",月复戊申,日复己亥,月在后而日在前,体现金火互易的动态。太阳复于己位而月复戊位,象征日生月明的阴阳交替。二十四节气度数以亥月为"正和明化",因亥宫是金火日生宫的核心。皇极宫的戊戌己亥格局中,戊位月在前、己位日在后,形成先天之迷;若日复己亥而月复戊戌,则日在前、月在后的后天格局,体现月逆生倒成、太阳逆生顺成的太极无极之理。
律吕与皇极宫:律吕的生成依托皇极宫中二火、三木、六水、九金的交会,表明"皇中月"诞生于皇极宫的阴阳互动。
二十八宿运气图与易序卦:
上经首卦《乾》《坤》的"大明终始"对应初三日;
《泰》《否》对应初八日上弦月;
《无妄》《大畜》对应十五日望月;
《颐》《大过》对应十六日"月分"(阳入阴中之象);
下经首卦《咸》《恒》对应十八日,体现上下经均以和化节气为节点;
《损》《益》对应二十三日下弦月;
《丰》《旅》对应二十八日月窟(月盈则亏之象);
《涣》《节》对应三十日晦(朔月之终结);
《中孚》《小过》对应初一日朔(日月合朔于中宫)。
坎离与震艮:
坎离对应十七日太阳复位的危宿位,二者同宫象征太阳阳精入阴再生;
震艮对应二十六日月复的氐宿位,因震艮属胎宫所生,故月复震艮即复归胎宫,戊申因此成为月胎之宫。
月复之理与序卦:
三十日晦(壬一)对应《涣》《节》,象征沉水潜月;
十二日(甲八)对应《临》《观》,体现阳气渐长;
二十四日(丙七)对应《夬》《姤》,标志阳终入阴
九九吟,九为生长至极之数。九于长位之上再长一数则成十,"九九"即谓九而后十,意指洛书九数之先天过渡至河图十数之后天。
凡百乃洛书月四十五与后天河图太阳五十五相合之数,为先后天儒士之总称。夫笑无极十数,因"笑"字皆含十数。
《大一元三百数》一节与《立道诗》相呼应:"正理玄玄"对应"妙妙玄玄、玄妙理";"无无位"对应"无无有有";"九九中一六宫"对应"六九之年";"昭昭班班"对应"万变一苍空"。另《大一元三百数》与《立道诗》亦同《布图诗》相照:"无无位、无无有有"对应"宇宙无中";"五十五点昭昭、四十五点班班"对应"万古文章日月明";"静观万变"对应"静观宇宙";"六九之年始见工"对应"天工待人成";"玄玄"对应"无中碧"。故当期一节之理,即《布图诗》所述之金火正易图。
一六宫者,震巽戊己宫,故戊己中含日月,因而五十五为太阳之数,四十五为月之数。
"无无位六十数一六宫分张"指于一巽宫己位与六震宫戊位,列无极度数六十甲子,并言其度数上太阴逆生倒成、太阳倒生逆成之理。五十五(后天数)自六甲之终癸亥(己甲夜半生)逆度至日之父己巳宫;四十五(先天数)自六甲之始甲子(甲己夜半生)顺度至月复之戊申宫。
昭昭班班,昭昭是自体生光明,班班是阴受阳光而生光明:"昭昭"为太阳之父宫之光,"班班"为月复之宫之光。
十五歌
水火既济兮火水未济者,水汐北地兮早暮难辨之下一句也。水潮南天、水汐北地,然后此十五歌之事适用也。
水火既济乃龟书之数而属乾道也,火水未济乃龙图之象而属坤道也。既济与未济相合,则成天地否卦之先天象也;未济与既济相配,则成地天泰卦之后天象也。
天地三元者,天开于子,地辟于丑,人生于寅,子丑寅为三元也,地天五元者,先天闭于亥,故后天开于亥,亥子丑寅卯为五元也.
地球之轴有二,文王八卦图,坎离为南北之轴,此先天以水火之精之聚散,为万物之体,故水火之精为轴,北极主水,故为大氷海,南极主火,故高燥而为大陆也,又西北之乾为金,东南之巽为磁气,而乾巽之西北东南,为磁气之轴,故今之磁针盘之子午针,每倾于西北东南也。
子丑寅之三元者,十二支之子午,为南北之轴而太阳至子,为夜半而天开也,故一日之时间以子为始也,子为阳而一日之时间始于阳,故一年之头,亦始于解春之阳,而子以后寅为阳,故寅为一年之头也,其故何也,先天为生长之时运,而物之生长以阳运行,故先天子,为一日之始而寅,为一年之始,以子丑寅,为三元也,此非人力之所致,而地球以子午之坎离,为轴天开于子故也。
图片
图片
亥子丑寅卯之五元者,西北东南之乾巽磁气之轴,为后天地球南北之轴也,十二支之亥巳,为南北之轴而太阳至亥,为夜半而天开也,一日之时间以亥为始也,亥为阴而一日之时间始于阴,故一年之头,亦始于解春之阴,而先天之子丑寅入于阴中,所以亥卯包三元,为五元也,正易亥巳为境界者,亥巳,为后天南北之轴故也,地球之十二支之方位,以先天之方位,固定不变而言也。
后天之地球南北轴,何以变于干巽之亥巳线乎,曰以八卦图观之则。
伏羲图为生之时运之象,而天地浑沌,乾南坤北为地轴也,自生之时运,越于长之时运,乾坤相交坤受乾中气而为坎,乾受坤中气而为离,此文王八卦图之坎离为地轴也,长之时运坎离不得不长,坎中之乾气极长则坎变为乾,离中之坤气极长则离变为坤,故自长之时运越于成之时运则,文王八卦图之坎离之轴变,为乾坤之轴,为正易八卦图也,故后天乾坤,为地球南北之轴,此水火精之地轴变,为磁气之地轴也,何故以乾坤,为磁气之地轴乎,曰文王八卦图之乾巽,乃乾金巽磁之相对,而文王八卦图,自长之时运,变于成之时运,必自乾之天氣下降于地,而为巽风始也然后,为地天泰之阴运(成之时运)也,乾之天气下降,为巽风而天地之气相接则,巽风为坤之作用于是,为乾坤之相接,天风姤卦言天地相遇,品物咸章是也,故正易八卦图之乾北坤南,乃地球以磁气之轴,为南北之轴也。
乾坤之磁气轴,为地球南北之轴则,地上有二大变化,坤牝马而月也,离日也,文王八卦图,离日在南,坤月在西南,为先迷之象而正易八卦图,坤月在南,离日在西南,为后得主之象,此金火之易也,文王八卦图,水火之精,为南北之轴,行生长作用而正易八卦图,磁气为南北之轴磁气气也,而为神作用,故地上人类之生活,亦为神作用也,故乾亥为南北轴之五元世界,为金火正易,神人相和之世也。
天地地天者,自先天而为后天也;三元五元者,自三元而为五元也。今先天时运,为上元子会之运,变于后天则为上元丑会之运。上元元元者,上元时运中自子运越于丑运,三元而五元也。
十五一言者,己位戊位之日月变化也,一言者天语也,天地有言也(水火既济兮火水未济之,水潮水汐之事也)。
万历者,十易万历之意也,后天河图乃万历而图也。
咸之艮兑月也,恒之雷风太阳也,咸日月往来,恒日月得天久照也,咸兮恒兮者,月日即月在日后也,故咸兮恒兮者,金火正易也,咸天下和平,恒天下化成,咸恒为日月正易,故历用和化之节候也。
十兮五兮者,十无极五皇极也,月自皇极逆生倒成,为后天无极也。
乾坤先后天,终始之时也,咸恒承先天阳运之末,为后天之形像也,咸之尺蠖能屈信,如先后天之一阴一阳,又能以口吐之,䋴悬于高枝之上,能降于地,又能反上于枝,如咸恒之承先天阳运也。
先后天正閏度数
先天之数止于九而缺十,故为月象;后天之数全于十,故为太阳之象。月以“两偶”组织为阴体,因其常得半面受光,此谓“体方”;然运行圆周时两偶皆受光,此谓“用圆”。“方者”即并舟(并行之意)。
二十七朔即二十七日为一朔。月行周天三百六十度需二十七又三日,然因先天存在闰度,故度数时日未能精准相合,遂生闰日。
太阳以“全一”组织为阳体,故为纯粹光明之体,此谓“体圆”。然太阳光仅照地球与月之半面,此谓“用方”。三百六十日为太阳行周天三百六十度之数,因度数时日完全相合,故无需闰月,而得“正易”之道。
原天无量
天有原天先天后天,化翁无位原天火,故化翁之体,为原天也,原天有两作用,为先天(阳运)后天(阴运)也。
先后天周回度数
先天二百十六者,易序卦自乾大明至明夷也,此一日中,平均太阳光明发扬之期间之象故,言先天,此乾策数也。
自家人之收敛,至下经之末,为一百四十四,自下经复圜于上经,自二世乾坤,至上经之末为一百八十也,百四十四合百八十,为三百二十四,此后天也。
〈下经〉之首咸恒,经先后天为原天无量,此乃万历而图兮咸兮恒兮者也。万里者万历行程之意,先后天之历行政,先天二百一十六数,后天三百二十四数,总五百四十数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曹操名言二十句,看懂胜读十年书
下一篇:“顶级讽刺,句句精辟”